選秀會後談中職如何協助第五隊催生(球員部分)

在進入正文之前,筆者先聲明這是一篇純粹的「幻想文」,筆者幻想的是「中職與企業老闆都真正有心擴張職棒與企業版圖」這個前提,但現實如何,大家都明白……,但基於對臺灣棒球的期待,還是把想到的東西寫出來,至少有講出來還有被討論與公評的空間。以下,正文開始。 這週一(6/29)進行了臺灣職棒史上規模最盛大的選秀會,在本次選秀會共計有高達93位經由各式管道報名的球員參加,也在各隊最少都選十輪的情形下,選進了44名「準職棒球員」為四隊注入大量新血。在談論主題「選秀會後」前,筆者打算先談談在上下半球季之間聯盟進行的另一項重要事務-「臺灣職業棒球發展座談會」。 你知我知,中職吳志揚會長也知,未來中職能否持續發展的最重要關鍵,就是能否在最短時間「健全的」成立第五與第六隊,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也為了整合各方意見,吳會長特地選在上半季表定賽程(不含補賽)結束後的週一下午召開「臺灣職業棒球發展座談會」,並期望能夠製造有利於第五隊成立的風向,但結果似乎不如預期,尤其參與的企業代表多數語帶保留,

炸金花

甚至有「只想當第六隊,不想當第五隊」的詭異態度出現。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筆者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臺灣的企業家長期以來都有「短視近利」的思維,

娛樂城體驗金

這可以借用筆者有數次網路交談的虎神大LUDWIN以自身工作職場親見的例子作說明:有次老闆視察店面,覺得燈光太多會多花電費,因此下令把所有店面的燈光都減半,確實在撤除燈光後省掉了店面總支出的10%;但因為燈光裁減導致店內陰暗,讓客人感到不舒服,最後單月營業額竟然縮減20%以上,可是面對這種結果,老闆不是思考業績縮減的原因是否是因為「省小失大」,反而是責備店長與店員不夠努力,並給予嚴厲警告,威脅要是營業額無法提升,將大幅削減員工的福利甚至裁員。 至於老闆這樣的威脅,結果如何,大家應該不難想像。 沒錯,筆者就是指那個擁有遊樂場與多間百貨商場,但只想「接收舊球隊」但「不想成立新球隊」的企業代表,該企業在座談會上的發言思維與上述的那位老闆完全相同,事實上該間企業所屬的遊樂場與百貨商場,知名度絕對遠遠比不上擁有職棒的義大世界,而義大世界之所以能打開知名度,就是在13年妥善利用接手的職棒隊以及引進的超級洋將曼尼所賜。另外筆者也曾去過該企業在板橋車站特區所經營的商場,筆者不客氣的說,完全沒有任何識別度,但假設該企業能夠成立職棒隊,並且搭配球隊吉祥物及明星球員在該企業所屬商場進行活動,相信一定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打開知名度,並帶來可觀的長遠獲利。  可是另一方面,筆者也能理解為何該企業至今不願「成立新球隊」,職業運動的一大特徵,就是進入門檻高,想要「從無到有」,在初期要投入的資金與人力十分可觀,但現在碰到的問題是:就算企業想要加入中職,要具備哪些條件?必須經由什麼程序?要付出哪些成本(最代表性的成本,就是加盟權利金),

金旺5298娛樂城

另外,在成立新球隊的過程中,聯盟會給予哪些幫助?這一切的一切,聯盟至今隻字未提,也完全沒有一套流程與行事曆可供參考,也難怪在全無規範的情形下,

金旺線上娛樂

沒有一間企業願意鬆口表態,這是完全可以體諒的。  按照筆者的觀點,中職吳會長如果想要增加企業投入的信心,必須盡早訂定新增球隊的遊戲規則(加盟流程),並在各方面給予協助(如球場部分以及屬地合作需與各地方政府協調等等)但是在選秀會後的當下,至少有一項是聯盟絕對可以獨力完成的,就是如何在選秀會後協助新球隊吸收球員。 經由這次的選秀,我想大家都會有個共識:現在的新秀來源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臺灣棒球有史以來的高峰,目前的問題不是無人可挑,而是球員過剩,光以本屆選秀來看,雖然挑了史上最多的十四輪,但還有過半的49名球員被排除在中職之外,而且這批球員如果都順利簽約加盟,

信用版娛樂城

四隊的球員總數都將超過聯盟現行規定的60人上限,

QT電子試玩

這表示又會有一批現役球員會有「戰力外」的危機。但這些球員如果就此被迫中斷球員生涯,似乎又太過可惜,因此筆者出現了一個想法:這些球員難道都無法挹注到未來可能的中職第五隊嗎? 為了讓新球隊得以順利補入球員&給予這些選秀外與釋出球員再一次機會,並考量戰力的適度平衡,筆者認為聯盟可以為第五隊規劃兩階段的引進球員制度。辦法如下: 第一階段時間:選秀會後~8月31日新秀簽約截止期限球員資格:兩年內報名選秀但未被選中的球員&兩年內被釋出的球員。進行方式:由聯盟認可的第五隊候補企業與球員自行接觸,除月薪不得低於二軍底限外,月薪與簽約金額度均不受限制。球員名額:為考量讓一二軍順利運作最低人數及第二階段,建議吸收人數不低於32名,亦不得不高於36名。 第二階段時間:總冠軍戰結束後至冬季聯盟開打前型態:擴張選秀(仿2004日職為樂天進行的方飾)方式:在擴張選秀前,四隊需提出保護名單──筆者的規劃是名單上限16名且硬性規定野手10名投手6名,第五隊候選只能就保護名單外的球員進行挑選。 進行方式則如同選秀會,但硬性規定進行四輪且必須選完,從四隊挑選出來的16名與第一階段選進的球員會合後強制參加稍後舉辦的冬季聯盟,在進行實戰磨合與隔年春訓後成為隔年參與例行賽的球員骨幹。 筆者認為如果中職能採用這種方式來解決第五隊的球員來源,不但可以給予本屆選秀會落選者的再一次機會,就算以企業costdown的角度,這些球員(包含被四隊釋出)如能因此獲得進入職棒殿堂的機會高興都來不及,在待遇上能夠議價的空間也對企業方極為有利,如果聯盟能在其他方面也給予幫助,事實上企業投入的初期成本也會遠低於預期,也會大大增加企業投入中職的意願。 最後,筆者還是想對中職提出呼籲,就如同陳穎大在這篇文章所述,現在「並非企業渴望加盟中華職棒,而是中職渴望有新球隊加盟」,因此吳會長如果想在任內順利將第五、第六隊引進中職,絕非被動的用喊話呼籲企業投入,而是更積極的運用聯盟可使用的資源做出明確的制度與辦法來增加企業的加盟意願,如此才能讓中職與臺灣棒球的未來看到更明確的曙光,更能讓吳會長在臺灣的棒球歷史留下美好的名聲。,